【我所有的生命體驗和過程,都是為了創作而累積】-依婷
- 畫邊編♕
- May 28, 2020
- 3 min read
Updated: Jul 10, 2021
介 紹|
喜歡默默觀察別人,觀察人類,我行我素,喜歡一個人獨處。擁有深厚創作能量以及想像力的她,剛結束在法國六年留學生涯,回到台灣後,依然陶醉於創作,並且積極營造在台灣的人際圈,致力讓創作與工作結合,繼續從事自己一生所愛的繪畫工作。
畫 風 介 紹| 擅長使用手繪素材,顏色和筆觸比較厚重,偏向幻想風的主題,目前也在進行電繪風的創作。
創 作 理 念|
依婷:「想要一直畫畫,我所有的生命體驗和過程,都是為了創作而累積。」

畫風豐富而多樣,常常在細節中藏了更多的細節,依婷的畫往往再多看幾次就會有多幾次的收穫。

從什麼時候開始創作?
學畫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斷斷續續。直到大學的時候,2011年開始自己真正的創作。
走上插畫創作之路的契機? 家人並沒有給我特別的設限,但是自然而然地走上創作之路的。
在創作生涯中,有什麼對你產生深刻影響的?(人、事、物皆可) 大學時代,我是走純藝術創作路線的,後來決定出國留學,但考美術學院的結果都不盡理想,我感到人生陷入谷底,也對自己的創作產生懷疑。
那時我在巴黎街頭茫然晃蕩,還撞到路人(笑),無意中遊蕩到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圖書商品區。我被裡面陳列插畫作品驚豔到,想著,是否可以從這個領域重新開始?
從此,我從純美術轉往插畫領域,重新思考自己的創作方向。也不再被純藝術的固有條規所束縛。

通常從什麼管道獲取創作資訊與靈感? 電視節目、文章中得到的感動,生活中的插曲和小片段,日常生活的靈感。黑鏡。
平時的興趣或娛樂? 電影、看書、閒晃。
創作時有什麼特別的習慣嗎? 我喜歡一次進行好幾張畫的創作,換換口味,不喜歡創作被打斷。

有想過自己的創作理由嗎? 我的人生就是想把畫畫這件事做好。人生所有體驗都是為了創作所累積的養分。
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是? 沒有別的東西比畫畫更能燃燒起我的熱情。
最近有什麼在乎或感興趣的?(人、事、物皆可) 重點放在擬定未來的創作計畫,比如作品創作與參與比賽,研究一些心理學相關的事情。我覺得夢境是現實生活的抽象畫,希望這些研究能自己的創作上發揮影響。
你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夠傳遞給觀者什麼樣的感受和體驗? 我覺得畫現實的東西比較無趣,喜歡將圖像轉移一個形式,在插畫上做呈現。我不想用學院派的方式,過度解釋自己的作品。希望觀畫者用自己的方式解讀,創造出全新的觀感。

對我而言特別的一本繪本:《The red tree》

「即使一天的開始並不美好,甚至有點糟糕,誰也不明白為什麽, 毫無道理,等啊等啊等,無休無止……但我知道最後它一定會出現!」——《緋紅樹》 這是大學老師介紹的一本繪本,對我的畫風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一位畫家本身是理科出生,所以他的繪本非常獨特, 有很多獨特的觀感,他以跨領域的知識累積力量,成為自己創作領域中的豐富靈感。 我喜歡他的創作邏輯與表現方式,我現在創作常常以比較抽象的方式來表現,也可能是受到他的影響。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yi_ti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