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堅信這些⽂化是值得被傳承的】-里歐
- 畫邊編♕
- Jul 1, 2020
- 3 min read
|介 紹|
是⼀位具有現代背景,內⼼卻嚮往著懷舊時代的創作者。她喜歡歷史⽂化的⼀切,尤其是台灣早期的懷舊建築,希望可以透過她的畫為它們在⼈們⼼中營造應該被珍惜的感覺,然後靠⼤家的⼒量⽤不同的⽅式將它傳承下去。
|畫 ⾵ 介 紹|
早期的作品⽐較童趣、這幾年來⾥歐特別喜歡⼀些具有復古⽂化的事物,像是早期的台灣所留下來的建築物等等。⽤⼿繪的⽅式⼀筆⼀劃的完成原稿後再掃描成電⼦檔,讓所有的細節可以更清晰的被呈現。
|創 作 理 念|
喜歡畫畫、喜歡歷史、喜歡說故事,把這三個元素加在⼀起就變成了現在的她想要⽤畫畫來說⼀個具有歷史的故事,希望看⾒她的畫的⼈,可以隨著畫去認識⼀個歷史。

小時候的里歐,喜歡爸爸說故事給她聽,然後她再把故事說給弟弟聽。
⻑大後的里歐,發現自己很喜歡歷史裡的精采故事,喜歡挖掘每一個城市的舊時光。

從什麼時候開始畫畫創作?
⼩時候就很喜歡畫公主,讓她穿⾼跟鞋、為她打扮什麼的,後來升⾼職到研究所都跟畫畫有關係。真正的創作是從⼤學的時候開始,在研究所的時候喜歡以台灣⺠俗⽂化為主題創作。
在創作⽣涯中,最難忘的⼀段時光?
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當時的老師對於學⽣的作品多半給予肯定,很少侷限學⽣的想法和創意,感覺創作⾃由,⽽且享受每⼀個過程。
畫畫的風格是怎麼養成的?
風格幾乎每年都會⼤改⼀次,是近期偏好⿊⽩線稿以及細節的呈現,並且與⽂化歷史相關。為了畫這些歷史主題,也需要在畫畫前要做⾜功課,但是樂在其中。

通常從什麼管道獲取創作資訊與靈感?
看書、看電視的時候會認識了⼀些題材然後再從網路搜尋更多的影⽚和記錄資料,進⽽對某⼀個題材有更多深⼊的認識、了解。
可以與我們分享你在作畫之前的⼀些準備步驟嗎?
先鎖定⼀個主題,再找⼀系列的相關資料,然後把資料分類再加以連結,做⼀個完整的規劃。比如說畫⼤稻埕這個地點為主題時,需要該地區的建築物作參考,那資料就需要找建築在各個年代的樣貌照片,最好還有同⼀個地點在不同時代的長相照片,分類然後編排再下筆去畫。因此,前置作業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在搜集資料的時候較困難的問題是什麼?
針對⼀個地區開始搜集資料,不是每次都有機會到現場去拍,或是年代久遠,很多詳細的資料已佚失,那時就會需要依賴⽂字紀錄,再搭配想像⼒與現有的資料連結,才能完成⼀幅畫。

畫畫的時候有什麼特別的習慣嗎?
透過家⼈告訴我才知道,原來我畫畫的時候喜歡縮著⾝體蹲在椅⼦上或坐在地上畫,所以需要⼀個板⼦,取代畫板或桌⼦讓我抱在胸前畫,因此有時畫⼀畫腳⿇了也不⾃知(笑)。
沒有靈感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現在很常在畫主題性的東⻄,⽐如說某⼀個年代的建築物。那我就會看⼀些介紹歷史或⽂物的影⽚,找到喜歡的年代或是⼼靈上有連結的歷史情結,再以那段歷史為中⼼去發展。
持續創作的最⼤動⼒是?
⾃⼰喜歡最重要,然後周圍的朋友們看過也會給予⼀些⿎勵。但更主要的是⾃⼰⽤創作把喜歡的東⻄⽤畫的⽅式留下來了,會覺得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你希望⾃⼰的創作,能夠傳遞給觀者什麼樣的感受和體驗?
如果是看到我的建築類作品,會希望他們在看了之後會萌⽣到現場去真實的看看這些建築物,把對那些建築物的印 象和記憶留下來,好好珍惜現在看得到的東⻄。可以的話,我也希望觀者會把這些建築的故事和建築物記下來,因為我還是堅信這些⽂化是值得被傳承的。

對我⽽⾔特別的⼀本書
三⽑的《撒哈拉歲⽉》

有些城市會⼀去再去,有些書會⼀讀再讀,⽽有⼀本書每讀⼀次都讓我覺得⼜再拜訪⼀次⼀個我從沒去過的國家-三⽑的撒哈拉歲⽉。
這是我讀的第⼀本三⽑的著作,她的⽂字淺顯但⽣動。書中有到新國度的新鮮和好奇,也有到荒蕪的地區後如何
將⽣活經營得充實有趣,這些都還只是整本書的⼀⾓。⽤⽂字上演的還有分離以及危險,都變成動畫⼀般隨著⽂
字⼀格⼀格播放,我⽤想像充實了每個情節,⽽每⼀段敘述也充實了我的想像空間。
讀過了三⽑的書以後,我不只想畫畫,也喜歡上了寫作。
你也喜歡里歐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