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的時光夾縫中,我也成為了我自己】-Yaomi
- otrsharonching
- Aug 1, 2021
- 7 min read
|介紹| 孩子們,就是我的創作泉源。沒有他們,我不會走上這條路,謝謝他們的到來,讓我成就了不一樣的自我。 創作過程讓我明確知道自己除了照顧好孩子外,還能好好畫出點有趣的東西來滿足自己、進一步也娛樂身邊的人。 |畫風介紹| 透過簡單的筆觸、可愛的畫風描繪出育兒生活的點點滴滴。內容盡量以有趣、好笑、自嘲為主,輕鬆帶出和孩子們互動中的喜怒哀樂。 |創作理念| 孩子們成長過程充滿許多有趣好玩的片刻,常常回想起來饒富趣味,因此想透過畫筆將這些稍縱即逝的片段繪製下來與大家分享,也作為他們成長的紀錄。

畫畫是在生孩子後才開始的嗎?小時候有沒有畫畫的經歷呢?
我的畫畫興趣應該是受姐姐的影響很深。
姐姐大我5歲,對我來說姐姐就像是偶像般的存在,所以她會畫畫、會畫一些可愛的小插圖就影響我也想要和她一樣。
從來沒有受過畫畫的正規訓練,只是喜歡畫,但真要搬上檯面還差得遠。要說畫畫的經驗,應該就算是擔任學藝股長、美編組⋯⋯之類的。
出社會後,因為從事教育工作,所以佈置教室、製作教具這些需要畫圖、美工的細活很自然的落到我肩上。
像這樣長時間持續畫圖、創作,不為其他的目的、只為滿足自我,這樣的經驗應該就是從生完孩子後才開始培養的。
是什麼動機讓你選擇用畫畫的方式來記錄孩子的生活點滴?
2017年的某天下午,小米像個蜘蛛人一樣,手抓著流體台、腳踩著櫥櫃門,企圖想要一步一步往上攀爬。整個過程前後不到1分鐘,要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拿到手機並拍下來實在有難度,但這畫面就這麼經典,不記下來實在很可惜,所以我才會想要提筆畫下。
育兒的過程就像這樣,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件,但每一件事情發生的當下沒有人會準備好鏡頭在一旁隨時攝錄,所以父母們都記在腦中,有人會用文字表達,但我的敘事能力沒那麼好,反過來說,我比較擅長用圖像把動作情緒捕捉下來,所以繪圖變成我一個紀錄孩子成長過程的方式,進一步也想將這份育兒的樂趣與大家分享。

可以稍微描述一下你創作時的環境嗎?有沒有特別的習慣呢?
身為一個全職媽媽,最好的創作環境就是孩子都睡的時候。
以前只有小米一個孩子時,通常利用他午覺的時間,小米睡眠品質好,一個午覺睡的又長又穩,基本上2個小時跑不掉,我每天利用這段空擋,就可以有固定產量。
後來糯米出生後,兩個孩子的睡覺時間無法同步,初期每天都忙到不可開交,調了好一陣子作息,現在則是固定在晚上兩個孩子都入睡後才能好好作畫。
沒有什麼特別的習慣,能夠抓到時間畫一點是一點,或許幫自己泡杯茶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吧!
在創作生涯中,有沒有最難忘的一段時光?
創作至今邁入第四年,認真回想這四年最難忘的時光應該就是生下糯米前的安胎經驗。
整整有半個月的時間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睡都在上面、哪都不能去,實在很難忘,但也不想再經歷一次。
那段時間小米也不在身邊,什麼事情都由先生代勞,所以其實多了很多時間畫畫,也在那段期間研究新的繪圖軟體,算是技術上的進步。
讓你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是什麼呢?
孩子和我都是讓我持續創作下去的動力。
我對我的孩子有責任,所以紀錄他們生活成長的日常也是希望之後他們大了可以與他們分享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小米從3歲左右開始就會湊到我身邊看我在畫什麼,然後就會問:「小米說什麼?」、「然後呢?」、「媽媽怎麼了?」⋯⋯等等,他也會從畫中去觀察人物表情,猜測我在畫的是什麼情境,這個過程挺有趣的!
另外,我對我自己的未來也有責任。有一天當兩個孩子都大到不需要我完全24小時照顧陪伴時,我希望我還有個事情可以忙、可以讓我感到充實愉快和成就感。不敢說是自己的小事業,但我以此為目標努力中。

小孩生動的表情、趣事常常一閃而過,如何把有趣的生活趣事記錄下來再畫成插畫呢?
之前只有小米一個孩子的時候,一來事情還沒那麼多、二來圖畫內容相對簡單,幾乎每天都可以完成一幅,所以想畫的東西記在腦中就可以了。
糯米出生後,日子變得很忙碌,自己在畫圖的內容細節上也逐漸複雜,所以想畫的東西一直在累積,但每天又只能利用零碎時間畫上一點。
一開始也是用過去的方式記在腦中,但後來發現記憶力大不如前,所以就會記在手機的記事本中。先以人物作大區分:小米、糯米、爸爸、媽媽、其他,然後再以關鍵字作提示,如果今天小米發生了一件好笑的事,就會條列式的紀錄在他的名字下面,完成以後就打個勾。
在你的分享裡,不時也會看到你和孩子一起畫畫的時光,與孩子一起畫畫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我喜歡並期待每次與小米一起畫畫的時光,因為我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是無敵的,孩子也是最不被設限的一群,所以每次和小米一起作畫總是讓我期待最後作品的呈現。
但我必須老實說,我不是藝術家的性格,而且我個性裡有一大部分是中規中矩型的、又有一點潔癖,這個性格使得我無法接受孩子玩顏料、玩藝術媒材玩得太放飛自我,某種程度上可能就侷限了小米的發展,但一個輕鬆愉快的活動搞到最後讓媽媽理智線斷掉我覺得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會把畫畫或創作藝術作品的遊戲規則先講清楚後,再陪著他一起完成。
陪伴的過程應該是開心但又伴隨著些微的緊張,而且在活動結束後會覺得特別累,可能神經繃太緊了⋯⋯,但看到成品後又會期待下一次的親子創作!
孩子的想像力總是無可限量,生活中的大小事在他們的聯想力之下都可能會變成一樁趣事, Yaomi 的孩子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趣事呢?
當然有!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會記下來然後畫成圖文與大家分享。
近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幾個禮拜台北下了一整天的豪大雨,抽水系統好像沒有即時打開,我們家又屬附近最低漥處,所以水淹至門口,地下室也進水,小米看到當時的情景開始自導自演躲在客廳角落想像淹水後的悲慘故事:「玩具都被淹掉了,沒辦法玩了、床鋪都濕了,沒辦法睡了、冰箱也壞了,沒辦法吃蘋果了(他很愛吃蘋果)⋯⋯」
還會拉著我一起在角落裡假狀哭泣,蠻傻眼的,果然雙魚座~

除了在社交媒體上持續更新,心中有沒有特別想要完成的計畫或挑戰?
希望在未來當孩子大了,大概大班、國小階段,不再那麼需要媽媽24小時陪伴、照顧時,我還能利用這個畫圖的技能有另外的小事業、另一個重心、另一個成就感的來源。
再來,我其實一直希望能將畫過的作品集結成冊,作爲送給自己和小孩們的一個禮物,是一本專屬於他們的書。若提到出版,也想製作一本兒童繪本,但詳細的內容目前還沒有想法,只是因為過去讀過太多繪本,覺得繪本是一個很美的存在,不僅圖案漂亮、文字簡單精練卻饒富深意,適合的對象又涵蓋嬰幼兒到大人,深受很多繪本大師的作品吸引,雖然自己的繪圖功力完全不及他們的千分之一,但也想畫一本作為紀念
全職媽媽的生活當中,畫畫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畫畫在現在對我來說是一個讓我看到自己有另外價值的存在。
過去畫畫是一種完全的舒壓,但現在,舒壓的部分還是有,不過比例變少,因為我開始半認真的經營這件事,所以會施以自己一些壓力、像是每個月固定的產出要多少,每星期固定在粉絲專頁的發文要多少,這些壓力帶來強迫自己的進步,所以要完全樂在其中是不可能,但沒有熱情與享受也成就不了這些作品的完成。
簡單來說,我還是很喜歡畫畫,因為畫畫讓我看到自己的不一樣,但同時我對畫畫這件事有一定的責任存在,這些責任是對自己、對未來的嚮往。

你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夠傳遞給觀者什麼樣的感受和體驗?
很簡單,就看完會笑、會開心,我就會覺得這個作品成功了!
人生本來就充滿了很多無奈與壓力,但每個人也都在這其中去尋找自己的小確幸,轉個念看人生,其實同樣充滿很多讓人開心、窩心的事情。
就像育兒生活一樣,孩子很多行為的當下是讓人崩潰的,但每次事過境遷,回憶起來還是會會心一笑,這就是我想畫下來的另一個原因,每件事情,當下看真的令人抓狂,但拉遠看也不過是件芝麻蒜皮小事,想同時以此鼓勵也在這個階段下的父母們,讓他們知道,他們不孤單,我們都是這樣走過,還有可能我的故事更慘,那就能撫慰更多受傷的父母,讓他們釋懷。
幾次與朋友分享育兒故事,大家都在比慘,當自己聽到別人更慘的生活就會覺得「這些也沒什麼嘛!」、「我鵝子也算是天使來的!」⋯⋯,轉念一下,又會充滿活力的面對同樣的生活~
對我而言特別的一幅畫

我曾經看著某張爸媽出遊的背影照,畫下了他們的身影,完成畫作時我很自然的把這幅畫傳到家庭群組與他們分享,出乎意料地,家母非常喜歡,有時想到還會誇讚一番。
我後來回去看那幅作品,覺得畫面彷彿是有溫度的,而且,雖然是背影,但因為我有捕捉到父母特有的走路姿態,所以一看就知道是他們!
這幅作品愈看愈喜歡,也期許自己和另一半也能這樣肩並肩攜手走完後半輩子。
你也喜歡Yaomi嗎?
https://instagram.com/mi.yao.18?igshid=1xru39xefcgzq https://www.facebook.com/Yaomi愛繪-587477918602732/
Commentaires